買壺置于家里文房,求壺而不求名,中檔價格的最好
時間:2020-02-21 來源:選購技巧
有一類買壺者為文人,家里有專門的書房,或者有文化氣息較濃的客廳,工作之余觀賞把玩一些小古董和藝術品作為休息和娛樂。這些小古董和藝術品中,就包括幾把或幾十把紫砂壺。他們將這些紫砂壺或擺放于案頭,或陳列于展架,有的就隨意地放置在書櫥里的空閑處。
這樣的壺往往更重視壺上題詞的內涵、鐫刻的書畫作品和印款的意境。欣賞一把紫砂壺,除了看泥色、造型、制作的功夫外,還要看它所承載的文學、書法、繪畫、金石等方面的內容,這樣才能得到更多更美的享受。
清代中期的著名書畫家、篆刻家陳鴻壽,倡導“詩文書畫,不必十分到家”,但必須要見“天趣”。 他把這一藝術主張,付諸紫砂陶藝。他把詩文書畫與紫砂壺陶藝結合起來,在壺上用竹刀題寫詩文,雕刻繪畫。憑著天賦,隨心所欲地即興設計了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壺,為紫砂壺創新帶來了勃勃生機。
正是文人參與,紫砂壺才將繪畫、書法、鐫銘、設計等諸多藝術門類綜合起來,構成如詩如畫的藝術風格,使其制作從工藝躍升到了藝術創作層次。文人在紫砂壺上或詠或嘆,或雕或繪,字字珠璣,宛如杜鵑啼血,不盡文思,盡付如斯。也因如此,汪文柏才有句云:“人間珠玉安足取,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?!?/span>
矮石瓢 馬永強
這一類型的壺不在多而在精,不在貴而在趣。紫砂壺的擺放應與文房環境相適應,如果書房、客廳陳設著仿古式家具、懸掛著水墨山水畫,那么紫砂壺的壺型也應以古拙高雅為宜。買文房的壺,求壺而不求名,中檔價格的最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