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吧!集齊一套周盤就出發~
經典傳統器周盤
取義于古時探測風水的羅盤專為判別方向、指點迷津
創始周盤壺者曼生
是日郁悶于宦海沉浮
見周盤無論如何轉動勺柄
其指向始終如一
有感于其表面圓通卻堅持己見
遂以其曲直流轉為型
創制了周盤壺
周盤壺又衍生出了
梅花周盤、仲芳周盤
明式周盤、崇禎周盤
等一系列
置于書桌茶臺之上境界有如白云清風與歸
任憑變幻起
隨爾東西風
今日,小福想跟大家一起聊聊與這些周盤壺相關的故事。
顧名思義,曼生周盤由陳曼生所創,是曼生為人處世的思想結晶。壺以羅盤為原型,設計出曼生周盤,用以自省,因為周盤壺有形似乳釘狀的三足,所以一開始被叫做“三足乳釘”。后人為了方便與顧景舟先生原創的三足乳鼎作區分,所以把“三足乳釘”改稱為周盤壺,由此流傳開來,成了現在公認的叫法。
仲芳周盤這個器型最早是明代萬歷年間,名陶手李仲芳所創。李仲芳的師父是名揚海內外的一代紫砂巨匠時大彬,他的父親是最早開創將紫砂放在匣缽內燒制,小品圓壺的器型開創者李養心。李仲芳不僅繼承了他父親技法上的艷麗多姿,更兼顧師承的古樸素雅,壺風更是巧妙多變,因此,他所創的仲芳周盤才能在紫砂界留下重要的一筆。
明式周盤的首創者,書中并沒有明確的記載,當然它也不是在明代產生的,這里所講的明式,它只是一個泛指,代表著明式簡約、嚴謹、清新、書卷氣韻濃郁的風格,于周盤壺而言,我們可以說是明式周盤,于其他器型來說,我們也可以說是明式龍旦、明式西施、明式秦權等,只要整壺的制作符合明式的簡約清新風即可。
崇禎周盤是相較于其他周盤壺,是出現的比較少的一款。關于它的來歷,有兩種說法,一是:這把周盤壺是我們明代的古董商人自行杜撰出來的,其實坊間并不存在這樣的一個人;另一種說法是:相傳有一個叫盛冠五的紫砂藝人,因為他沒有留下任何的紫砂作品,后人為了紀念他,就把他所做的這個周盤式樣,命名為了崇禎周盤。
梅花周盤壺是在陳曼生與楊彭年合創的周盤壺基礎上演變而來,后由紫砂名家俞國良先生發展為筋紋器,“紫砂七老”之一的王寅春先生在俞國良的基礎上又進行了創作,使得此壺從此成為經典。梅花周盤屬筋紋器,形制取自梅瓣造型,壺身挺直利落,做六瓣梅花狀,梅瓣次遞綻放,層層蕩漾中,似有寒香彌散……